欢迎光临辽阳市奥禹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网站!
18640704411
您的位置:首页>>沈阳新闻资讯>>沈阳公司动态

咨询热线

18640704411

防水专家卢爽:东北防水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作者:时间:2019-06-14 14:49:091424 次浏览

信息摘要:

在日前召开的泛东北地区寒地防水材料发展论坛会议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防水专家卢爽副教授,就东北防水产业如何发展进行述说。

在日前召开的泛东北地区寒地沈阳防水材料发展论坛会议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防水专家卢爽副教授,就东北防水产业如何发展进行述说。


防水专家卢爽:东北防水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东北寒地防水问题的现状怎么样?


卢爽:寒区的沈阳防水材料以及防水施工未能根据寒区环境进行相应的优化,低价竞标导致暴露环境下防水措施的过早失效比较普遍。其中,由于防水不利,造成的混凝土冻融损伤和钢筋锈蚀,将进一步加速渗漏和结构耐久性的劣化。


防水材料产品和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卢爽:目前国内建筑防水材料的品类与国外发达相比,从较为高端的EPDM和TPO,到较为低端的SBS,产品线是比较完备的。然而,整体比例上来看,中高端产品的应用比例较低,市场充斥着一次应用成本(这一概念后面会具体讨论)较低的低端产品。这一现象是由市场定价上供应方话语权的缺位而决定,供应方没有议价权,只有从节约成本上考虑。在国外,屋面和墙面防水的投资占整体建筑成本的10%,而中国这一比例低至1~3%,成本决定着材料的最终选择。防水施工的更大特征是零容错率,即便用更好的材料,更好的施工技术,在某一点或者某一线出现渗漏,那么这个工程就是失败的。而目前的防水工程,往往以不变应万变,材料不变、工法不变,缺少专业性、针对性和系统性,造成防水工程在较短的保证期内(5或10年),出现防水失效和渗漏。


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卢爽:在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前,我想谈几句成本控制的问题,目前防水问题集中凸显,主要是在新建建筑防水上一次成本投入的比例过低造成的。建筑防水的目标肯定是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均能使其满足使用要求。然而,由于一次成本的过分挤压,当建筑物出现防水问题时,其二次维护成本飙升。关于桥梁防腐成本核算,美国学者提出过经典的5倍定律,即对防腐的成本每节约1美元,当出现腐蚀问题时其维护成本将需要5美元,当腐蚀问题发展为结构问题时维护成本将达到25美元。对于防水,我认为这一定律同样适用,防水措施的不到位将引发钢筋腐蚀、冻融损伤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等一系列问题,修复型防水的二次投入成本增量往往超过十倍。下面谈谈我对防水工程的建议。


防水专家卢爽:东北防水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一是,防水工程造价应以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为计算依据。为了减少二次维护成本,前期的防水成本投入必须要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变大修为小修,变常修为少修,最终实现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目标。一次成本的投入,应当从政策层面上保证,比如与防水施工企业签订长期保障合同,奖罚并举,拒绝低价竞标等等。


二是,政策上推动防水向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鼓励负责任、成规模、技术进步的防水企业,鼓励产学研结合,开发长期耐久、可循环利用、低环境负荷的绿色防水材料。淘汰落后产能,严惩渗漏事故频发、低价竞标或低质交工的企业。


三是,整合和推动防水工程检验相关的行业,完善相关的标准。目前防水材料执行标准繁复,送检材料与工程应用材料有偏差,检测结果只对送检材料负责而对工程质量不负责。应该出台防水工程验收标准,对防水处理的工程选材和防水效果进行实地的检验和核定,包括防水材料耐老化、混凝土抗渗水平以及工程整体防水效果的评定。评定和检测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价报告具有法定效力,也可以以此作为防水施工企业的准入和退出评判机制。


四是,未来将很少有单一的所谓防水工程,而应该是防水、保温和防腐(这里简称二防一保)一体化工程。首先,要制定整体“二防一保”一体化方案,建筑防水应根据当地环境荷载(紫外线强度、日照时间、温湿度、降雨降雪、雨雪中侵蚀离子含量等)进行综合考量,在基础、墙面和屋面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基于“二防一保”的一体化设计,不能将防水责任向下推卸。其次,基础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应该通过整体的结构优化,分担环境荷载对整个建筑系统的整体压力,为主体结构以外的“二防一保”功能性施工提供便利。最后,对于接下来的基础、屋面和墙面的“二防一保”施工,应该与主体施工相匹配,遵循针对性、标准化的材料选用原则,执行规划化、专业化的施工工法,实施标准化的工程检验与验收。


东北的防水企业怎样才能创新开发绿色防水材料?


卢爽:东北建筑材料相关的企业研发往往以节约成本为诉求。然而,对于防水材料研发来说,如何做到提升长期性能且保证性能的稳定性则更有价值。而这里提到的成本,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一次成本。随着防水问题的凸显,更多的企业应该着重研发具有高附加值、绿色环保和高效稳定的防水材料,通过打造满足长期防水要求的品牌,服务于具有高层次需求的客户群体,脱离低价低质竞争的死循环。这一方面,无机防水相比有机防水更有发展潜力,低掺量的纳米改性涂料也是很好的研究方向,这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进行了长期的合作研究,两所学校都处于寒冷地区,因此对寒区防水和寒区建筑材料有更多的科研投入,也期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寒区。


东北寒地防水产品和施工技术开发,对全国有什么指导意义?


卢爽:东北的防水产品和施工,因其服役环境的特殊性,除了要解决有机材料抗老化、无机材料抗渗漏等问题,还要针对冬季冰雪覆盖和冻融损伤进行因应性的防水材料优化以及施工工艺提升。因此,东北寒区防水的技术提升和技术进步,往往带来防水技术的革新并对全国防水具有指导意义。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